我们在跑账户的是核心数据只有6+1。分别是出价、消耗、成本、千展、点击率、转化率外加一个客单价。不管什么类型的账户只要看这7个数据就行,其他的点击单价、7日ROI,这些数据不用看,他们跟结果没有什么关系。
千展3步法直接教你判断精准人群:
第一步,看账户有多少千展。
我们在跑账户的是一定是分两步走,第一是筛选,一个是放大。筛选的时候就是需要不同的数据出现,多点也没关系。放大的时候就是去掉一些不好的数据,去掉一些数据说明的不好人群。
这里很多人会犯一个典型的错误,就是只筛选,不放大,甚至是不筛选,不放大。
没有经过筛选的账户千展会呈现随机性,建计划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千展,也是说这个时候账户人群是乱的。
测试你账户人群乱不乱,开播的时候建10条计划再去看千展,出现的千展越多说明账户人群越乱。
当你账户经过长时间的筛选,你会发现出现某一个千展的频率会非常高,这时候说明人群准的。
第二步,确定一个千展
有不同的计划,那怎么确定一个千展呢?很简单,主跑一个计划类型就行。
不同的计划类型,背后的算法不一样。比如自定义的千展50块和托管50块其实已经不是一群人。每个计划背后都是字节不同的小团队负责,大家的人群计算方式和定价方式都不同,不能块计划算人群。
我经常说整个投流的系统既简单又复杂、既简洁又矛盾。系统的大方向上所有人都是一致的,但是每个功能是不同团队负责,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做的好有人用,所以有些平行的功能就会形成冲突性。
按控成本和放量分类,一共有12个计划类型,放量计划非必要不用,那还剩下6个计划类型。
测试的时候可以用不计划类型,但是一旦有数据以后,一定要减少保留一个主力计划类型就够了。
长期跑3个以上类型结果就是人群不稳定,今天是托管ROI跑出来的,明天是自定义成交跑出来,后天就可能什么也跑不出来。这就是很多账户过山车似的非常不稳定的原因。
一定要呈现有规律的切换不同类型,没量的时候重点用自定义成交,有量后用托管ROI提投产,然后不断的循环切换。
第三步,放大一个千展
找到你符合消耗和投产的大计划,他的千展就是你账户里的精准人群。消耗这个数据验证精准人群的数量,投产这个数据验证精准人群的质量。
有了明确的千展以后,接下来主力计划放大就行,一个千展可以跑一百万的消耗,没有跑到 的话基本是操作的问题。
系统里的精准人群比你想象的多,你没跑只是计划的竞争力够不到而已,不是人群没了。
从数据的顺序来说是这样:
曝光足够以后,千展就出现了,然后是点击率、最后是转化率。
保证计划有足够的曝光的筛选和放大的前提。千展来判断曝光的人群是不是精准,这是第一次确定要关掉,还是保留着放大。点击率出来以后,我们就可以算出来需要多少的转化率,轻松达到、还是很难达到,这是第二次确定要关掉,还是保留着放大。转化率出来以后,我们又可以反推出千展人群是不是对的,这是第三次确定要关掉,还是保留着放大。
不对的千展每多花1块钱,都是给不精准人群添砖加瓦。不要经常为了消耗而放一些不对千展的消耗,这是典型的南辕北辙。
想要账户人群精准,把控好千展。精准判断,严格执行,你也能跑好账户。
评论 (0)